厚道,是一種樸拙的智慧,是一種大智若愚后的遠見。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才能不必傲盡,留些內涵;鋒芒不必露盡,留些深斂;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
人這一生啊,氣勢不必倚盡,還是留些厚道吧。

01 厚道之人,不計得失
有時候過于計較,不如學會厚道。
它不一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但它悄悄的,在不經意間便化為福報。
有一次,光武帝把一群進貢的羊賜給在朝官吏,要求每人一只。
負責分羊的官吏看著大小不一的羊,不知道怎么分。大臣們都議論紛紛,只為得到一只好羊。博士甄宇覺得殺羊分肉是很丟臉的事,就自己先牽走一只最瘦小的羊。看到甄宇的做法,其他人也不好意思牽最肥的羊,于是,大家都撿最小的羊牽,沒人有怨言。
這事傳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美譽。后來,在群臣的舉薦下,甄宇又因為人忠厚,遇事謙讓,被提拔為太子少傅。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愿意吃虧,不愿意得到的比別人少。
人生在世如長河入海,決定勝負的,從來都不是一關一隘的得失和一時一地的虧盈,而是百川聚來的泓沛。
02 厚道之人,知恩圖報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厚道的人,重情重義,有恩,定當銘記于心。
諸葛亮在遇到劉備之前,一直有懷才不遇的感慨。后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也就忠心輔助劉備。
劉備逝去后,劉禪上了朝政,但一直被稱“扶不起的劉阿斗”。可是諸葛亮念著劉備的知遇之恩,依然苦苦堅持,仍然以忠心輔助。
曾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別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卻漠然視之。”
厚道之人,一定是一個懂得報恩的人。只有懷著感恩之心,才能遇貴人。
03 厚道之人,大智若愚
厚道不是愚鈍,但很多時候像愚鈍。
英國的溫莎公爵曾經主持了一個招待印度當地居民首領的宴會。在宴會結束的時候,侍者為每個客人端來了洗手盆。讓人想不到的是:當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銀質器皿里盛著亮晶晶的水時,便以為這是英皇室的待客之道,于是端起來一飲而盡。這一舉動,讓英國貴族都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溫莎公爵神色自若,不露聲色,一邊繼續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自然地仰起頭來一飲而盡。于是,大家仿效著溫莎公爵,紛紛端起了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宴會在熱烈而又祥和的氣氛中取得了預期的成功。
其實厚道并不是曲直不辯,而是明白且又心存善良,以寬懷給別人一個補救的機會。
04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選擇厚道,不是因為不計較,而是我明白,幸福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選擇厚道,不是因為笨拙,而是我明白,厚德能載物,助人能快樂。
選擇厚道,不是因為真糊涂,而是我明白,難得糊涂,笑看世態。
也許厚道會吃虧,也許厚道會受傷,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你的厚道,終究會換來福報。
在這個厚道稀缺的年代,一個厚道之人,必然能夠獲得一切美好。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長按下面二維碼加入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五臺山新聞、佛學知識、旅游線路、酒店預訂盡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