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等中央機關一行200多人,由延安東渡黃河,經臨縣、興縣、神池、寧武、代縣、繁峙縣,在繁峙縣百強村停留住宿數晚,于1948年4月9日進入五臺山,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等老一輩領導人們住在解放區地方領導提前安排好的塔院寺方丈院。
五臺山的標志性建筑大白塔屬于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佛舍利寶塔,復瓣蓮花臺基,覆缽式喇嘛塔,挺拔高峻,通高65米,山風吹過,塔身252個風鈴悠揚作響,隱約如天外佛樂,古剎頓顯神秘高雅。就在這白塔下的塔院寺東方丈院,藏著五臺山紅色革命遺址——五臺山毛澤東路居紀念館。
當年毛澤東率中央前委機關進入山西境內已成為解放區的五臺山地域時,天降大雪,起伏連綿的群山仿佛覆蓋了一條潔白的棉被。地方民兵全出動,清掃了鴻門巖的厚厚積雪,方便中央機關的汽車通過。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富有詩人氣質的毛澤東不時將目光投向車窗外,欣賞著銀裝素裹的壯美山河。“我們今天就住在五臺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人下車步行,迎著漫天風雪,登上海拔2800米的五臺山鴻門巖,下山后進駐塔院寺的方丈院。方丈院是一進三院,當年毛澤東居于后院正房左間,周恩來住在后院東房北套間,任弼時住在后院西房北套間,中央機關工作人員住在中院和前院,共約二百人。如今,東院的后院被辟為毛澤東路居紀念館,而中院和前院仍是僧侶們的修行場所。

紀念館內,時有游人造訪。近幾年習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紅色學習教育,來這里的黨員干部絡繹不絕。不少黨政機關企事業黨組織,都來這里踏尋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重溫毛主席的教導。

來到小院,首先被紀念館大門兩側的木制楹聯吸引: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這是出自唐朝白居易《戒殺》里的詩句,當年毛澤東走進方丈院看到這副楹聯時,對身邊的人說,保護有益動物,應廣泛宣傳。接著他邊走邊解釋,我們不是從僧人‘放生’的立場出發莫打三春鳥,而是從它們是益蟲能保護林木這點出發的。”

方丈院后院進門的照壁上,刻著毛澤東于1938年3月3日對陜北公學畢業同學臨別贈言里的最后一句話:從建立山西的五臺山,到建立全國的五臺山,爭取最后的勝利。這句話里的“五臺山”,正是指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晉察冀革命根據地,這是1938年年初聶榮臻率領八路軍115師創建的全國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所以毛主席給學員們說“畢業出去以后,無論在前方后方,內線外線,都要努力去創造無數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據地,從建立山西的五臺山,到建立全國的五臺山,爭取最后的勝利”。

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毛主席路居紀念館小院院落整潔有致,建筑格局呈現明末清初四合院風格,院中擺放著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坐姿雕像。位于正房的毛澤東居室簡樸、整潔,炕上鋪一塊床板,床板上是一床軍被,地上擺有方桌,桌上有硯臺,灶臺上有火盆和銅茶壺等物件。東房的周恩來居室和西房的任弼時居室,屋內陳設基本相仿。室內現有陳設都是1969年依據原樣復制的。院內的銀杏樹是張震將軍親手栽植的,栽植時候只是1米高的小樹,現在20多年啦,已經長成胳臂粗、3米高的大樹。

五臺山還有毛主席拜訪僧侶看望民眾的記載。到達當晚,塔院寺老方丈請毛澤東一行品嘗了素齋。飯間,毛澤東還饒有興致地詢問魯智深和楊五郎是在五臺山哪座寺廟里出家,之后還給大家講起梁山好漢和楊家將的故事。
第二天一大早,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就結伴登上山海樓。此時雪住天晴,他們手扶欄桿,極目遠眺,但見五臺山群峰簇擁,寺宇梵宮沐浴在霞光之中,景象極為壯觀!“那里是河北的山區,再往下就是冀中平原。”毛澤東面朝東南方向,目光炯炯,大手揮處,似乎看到了中國革命的燦爛曙光。
隨后,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在當地干部的陪同下,游覽蒙藏合作社及其他寺院。來到十方堂文殊殿時,幾名僧人正在整理從其它寺廟移來的殘缺不全的清代大藏經,毛澤東指著殘破的佛經,惋惜地嘆道:“這么好的文物被糟蹋成這個樣子,實在可惜! ”
在參觀十方堂天王殿途中,毛澤東無意間看到四大天王塑像背后被人掏了個大洞,再環視四周,發現幾尊佛像也少了腦袋、缺了胳膊。說道“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寺廟和文物,絕不能讓祖國的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毛澤東叮囑隨行的當地干部:“你們要抓緊寺院的修復工作,加強文物保護管理,等革命勝利后可以開放,供廣大人民參觀游覽。”
毛澤東一行還在臺懷鎮楊林街看望了當地老百姓。在一個煙攤前,他看見有個擺攤做買賣的老人,就信步走上前問道:“你是當地人嗎?買賣怎么樣?”老頭見有人跟他打招呼,便大著嗓門答道:“我是本地人,買賣還可以。”毛澤東向老人買了一包哈德門,又看到他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身上大衣的狐皮領子,便隨口問道:“你看我這衣領子好嗎?”老人說:“好好,你這人高大,穿這衣服肯定暖和。”毛澤東道:“馬馬虎虎,馬馬虎虎。”說完跟老人握了握手:“要好好生產,以后會有好日子過呢!”毛澤東走了,這位名叫董福才的老漢才知剛才買煙、說話的就是領導中國人民鬧革命的毛澤東。一時驚的目瞪口呆。
當天下午,毛澤東一行離開紅色搖籃五臺山,繼續翻越長城嶺,向目的地河北西柏坡進發。。。。

在短暫的時間里,毛主席觀賞了青、黃廟古跡,訪問了漢、蒙、藏同胞;勉勵農民努力發展生產,武裝起來保衛勝利果實。次日,從五臺山出發,經長城嶺,前往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指揮了著名的"三大戰役",徹底打垮蔣家王朝。解放后,按照原樣進行恢復陳列。現保存有五個路居室,另有三個展廳,是山西省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五臺山作為著名的旅游勝地,一年中除大雪封山之日,常年游人如織,煙香氤氳,然塔院寺內的毛澤東路居處卻鮮為人知。毛澤東在五臺山路居,雖僅有一宿,但在五臺山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春到五臺”的美好回憶。前往五臺山的游客信眾,應該去參觀那間偉人住過的神秘的禪房,看看老一輩革命家是如何在簡陋的環境中鬧革命,了解執政前的毛澤東,是如何看待佛教和傳統文化的……